中國自古把治國經典奉為圭臬玉帛,把理政通鑒敬為文韜武略。“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第二卷,我們能真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大格局、大戰略、大智慧。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早在地方工作期間,他就有很多思考和謀劃。在正定,他深刻指出“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戰術措施,更要有戰略思維,成為各個崗位上的戰略家”;在廈門,他領導制定了《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在福州,他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在浙江,他創造性作出了“八八戰略”重大決策部署;在上海,他強調“必須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既從理論上科學回答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又從戰略上分析和解決強國復興的一系列重大挑戰和重大問題,作出新的理論概括和戰略指引,引領黨和國家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新時代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無不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深邃的戰略思考,閃耀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非凡的戰略智慧。
這一重要思想彰顯強烈戰略思維
重視戰略思維和戰略思考,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今天我們黨領導的是人口超多、國土超大、國情超復雜、歷史超悠久、前景超廣闊的東方大國,進行的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大事業,必須更加注重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上洞察、分析和解決重大問題。進入新時代,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習近平總書記把戰略問題擺在突出位置,以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的宏大戰略思維系統思考謀劃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在認識論層面,他反復提及和強調戰略目標、戰略體系、戰略契機、戰略意識、戰略導向、戰略眼光、戰略格局、戰略全局、戰略需要、戰略考量、戰略優勢等。在方法論層面,他反復提及和強調戰略預判、戰略引領、戰略基點、戰略要地、戰略抉擇、戰略安排、戰略謀劃、戰略運籌、戰略部署、戰略定力、戰略耐心、戰略主動仗等。在實踐論層面,他反復提及和強調戰略儲備、戰略支撐、戰略資源、戰略威懾、戰略平衡、戰略能力、戰略性技術、戰略性重大工程、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制度安排、戰略科學家等。這些關于戰略的重要思想觀點,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和國家事業的深邃戰略思考、戰略洞察和戰略謀劃,如一顆顆璀璨的真理之珠串珠成鏈,聯結成馬克思主義戰略觀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戰略智慧深度結合的“創新鏈”,連綴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環環相扣的“戰略鏈”。
這一重要思想作出恢宏戰略擘畫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興中華”,在《建國方略》中繪就出中國現代化第一份藍圖。如今,中國的現代化程度已遠遠超出孫中山當初的設想。“只有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篳路藍縷,櫛風沐雨,一切成功發展振興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道路的民族。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為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科學答案,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迄今為止,全球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為10億。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也不過3億多人,不及中國人口的1/4。中國國土面積廣袤、人口規模巨大、地區差異懸殊,在這樣超大規模的國家實現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世紀性難題,其影響也是史無前例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戰略安排、重大原則、重大關系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并對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頂層設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藍圖,在中華大地上描繪了一幅壯美的現代化版的“萬里江山圖”。奮進在強國復興之路上的中國,有欣欣向榮的經濟,有安全穩定的社會,有廣泛真實的民主,有生機盎然的文化,有和諧的自然環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必將繼續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
這一重要思想進行系統戰略部署
回望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世界經濟從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陷入低迷,許多國家發展乏力,有人稱之為人類“小冰河期”。而在此期間,中國敢于“破冰前行”,取得了全方位的發展和進步。千年小康夢、百年富強夢、飛天寰宇夢、蛟龍蹈海夢、國產航母夢……無數過去難以想象的夢想逐步變為現實。“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安排、根本動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證,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這一重要思想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建設美麗中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這一重要思想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人口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擴大內需戰略、網絡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國家安全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拓展、不斷豐富、更加完善。
這一重要思想錨定精準戰略定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各地各領域都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這些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方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體系性,科學回答了各地各領域把握什么樣的定位、擔負什么樣的使命、實現什么樣的發展、落實什么樣的要求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作出“一帶一部”“三高四新”等重要指示,不僅昭示著“湖南廣度”,而且標注著“湖南高度”,是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又如,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些重要論述不是就一地說一地,就一域說一域,而是要求各地各領域準確把握在強國復興戰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敢于擔當,善于作為,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這就好比下棋,是“炮”就當好開路先鋒的“炮”,是“馬”就當好過河架橋的“馬”,是“車”就當好勇挑大梁、勇往直前的“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黨中央坐鎮中軍帳、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的目標。
這一重要思想統攬重大戰略運籌
面對百年變局、世紀疫情,面對大戰大考、驚濤駭浪,習近平總書記統籌戰略和策略,帶領黨和人民在戰略上布局,在大局中謀勢,在關鍵處落子,在斗爭中突破,成功把握前進道路上的重大機遇,成功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重大挑戰,體現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高超戰略智慧和強大戰略實現能力。比如,面對美西方和個別國家的無理挑釁,堅持把領土和海洋管轄權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釣魚島主權爭議、南海主權和權益維護等重大問題上開展針鋒相對的斗爭,取得了經略海洋、走向深藍的重大戰略勝利。面對香港局勢動蕩變化,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由治到興的重大轉折。面對“******”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進一步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面對固邊興邊富民新形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新時代黨的治疆、治藏方略,夯實興邊富民之基,構筑了守護國家安全、人民幸福生活的鋼鐵長城。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特別是外部訛詐、遏制、封鎖、極限施壓,堅持國家利益為重、國內政治優先,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展示不畏強權的堅定意志,在斗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我們贏得了強國復興的戰略主動,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東升西降”的歷史性變化。
深思方益遠,謀定而功成。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一個有機統一體。要立足這一重要思想是理論體系與戰略體系的統一,加深對這一重要思想的理解和領會,把握思想背后的真理性、真理背后的戰略性、戰略背后的智慧性,不斷增強戰略思維。要胸懷“兩個大局”,保持戰略清醒,堅定戰略自信,狠抓戰略執行,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要牢記“國之大者”“黨之大計”,把謀劃一域發展與服務國家戰略統一起來,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推動各項事業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